拉布拉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影评山河故人分离的爱与时代沧桑 [复制链接]

1#

慕贾樟柯导演之名久矣,最近在看他的电影系列。《三峡好人》让我尊敬他,《山河故人》让我很触动,所以想写个专篇,也推荐这部电影。

《山河故人》

这部电影讲述涛、晋生、梁子三位主人公从青年纠缠到中年离散,跨越半生的人生故事。故事从年讲到年,时间跨度26年,不算很长,但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来说,个人的人生变迁折射的已是时代的沧桑巨变。

故事发生在年的山西小城汾阳,小老板晋生和煤矿工人梁子都喜欢活泼的文艺青年涛。三人同行却必不可长久。没多久,经过一番爱情角逐,涛选择了晋生,梁子选择远走他乡。

年,重病的梁子回到汾阳,贫病交加无以为继,是涛送钱给他看病。而此时,涛已经和晋生离婚,晋生从小煤老板进一步晋升为风投资本家去了上海另组家庭,两人的孩子到乐被法院判给了晋生。涛和到乐从此母子分离,这条感情线令人格外揪心。随后,涛又经历了父亲的突然离世,而7岁的到乐进一步被晋生送去了澳大利亚,母子分离后竟再未见面。

年,在澳大利亚长大成人的到乐成了一个无根之人,内心漂泊。他不承认自己有妈妈,连自己的年龄也不想记得,总是弄丢家里的钥匙,不想读大学,觉得人生无任何事能让他感兴趣,父子关系势同水火濒于破裂。到乐遇到同是无根之人的中文老师米娅,两人之间产生忘年恋。米娅鼓励到乐回国看妈妈,但到乐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回去。

主题

有人不明白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要表达什么。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分离的爱,电影的第一句点睛之句就是涛和到乐说的那句话: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电影的主角是涛,年她和梁子的分离是影片中的第一次分离。年,涛拿钱给梁子看病,之后梁子在影片中再未出现,这次再见也是两人的第二次分离。贾导说,这样一个贫病交加的人他不忍再拍,梁子的结局不难猜测。之后涛的父亲突然离世,这是涛经历的第三次分离。接着就是到乐回上海去澳洲,这是涛的第四次分离。其实还有一次隐性的分离影片中没有拍出来,是涛和晋生的离婚。

涛的一生,似乎在不断的经历与身边朋友、爱人、亲人、孩子的分离,最终孑然一身。人到中年,分外看得懂人生不过是一场接一场的生离死别,无论愿意或不愿意,有准备或没准备,能挽留或不能挽留。

只是,人虽可分离,而爱却无法断绝。这部电影蕴含的情感非常饱满,最让人揪心的就是涛和到乐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母子之情,深沉、绵延又压抑。让我的心像一团被浸满了泪水的棉花,全都堵在喉咙口,肿胀酸痛却又呐呐难言。

人物

1)涛

涛,是一个重情、恋旧的人。虽然没有选择梁子,但是梁子的决绝离开让她分外难过,她选择保留梁子家的钥匙。多年后顾念旧情为梁子雪中送炭的人还是她。

涛从梁子家中离开后有一个细节一直让我琢磨,她没有扔掉当年送给梁子的结婚请柬,而是拍拍灰把它放回了包里。涛和晋生已经离婚,从影片中不难猜出是晋生背叛了涛,而且不是协议离婚是法院起诉离婚,孩子判给晋生,想必过程不会愉快。如果涛扔掉那张陈旧的结婚请柬,也合情合理,但她却选择了收好。电影中并没有过多描写涛对晋生的感情,但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涛还是曾经深爱过晋生,并且珍惜过往的那段岁月。而且,涛一直没有再婚。

涛很爱到乐,不舍得和他分开,但是为了到乐的前途不得不忍痛送他离开。所以涛对7岁的到乐说: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这话既是说给到乐听,也是说给涛自己听,更是说给看电影的我们听。送到乐回上海,涛故意买了慢车,说这样妈妈陪你的时间就长一点,心酸。在火车上,涛给到乐听叶倩文的《珍重》,千言万语的爱与不舍都在歌中,年幼的到乐可否听懂歌里沉重而汹涌的感情?涛把家中的钥匙送给到乐,告诉他随时都可以回家,从此一生都在等待。分离的爱,不是不爱,是爱得苦涩。

年涛和晋生刚在一起的时候,涛买了一只小拉布拉多。年的时候,涛独自生活,陪伴她的仍然是一只拉布拉多。一只狗的寿命只有十几年,而26年过去了,陪着涛的不可能还是原来那只拉布拉多。那只有一个可能,在第一只拉布拉多去世后,涛又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拉布拉多。从这也可以看出,涛是一个多么重情恋旧的人,在她心中她的狗一定始终就是第一只,只不过不断轮回陪伴她。

涛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只有她一个人固执的守在汾阳,一再的故地重游,仿佛执着的在等着什么。影片的结尾,是涛独自在雪地里跳起影片开始时和晋生、梁子一起跳的那只欢快的舞,她的表情似笑似哭、似喜似悲。

那种孑然一身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承载着对过往流金岁月的怀念,对故人的思念,夹杂着穿透岁月的无尽沧桑呼啸而来。巨大的情感和悲伤扑面而至,这个结尾,让我瞬间泪目。

2)晋生

晋生不是没有真心喜欢过涛,只是这个人的本质是一个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晋生心中最在乎的是钱,和涛拍婚纱照时心心念念的是煤价每吨又长了元,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到乐(谐音dollar)。这是一个重利益轻感情的人。

晋生对初生的到乐说,将来爸爸要给你挣很多很多的dollar。(这到底是到乐的需要,还是他的需要?)他后来的确给到乐挣了很多的美元,但到乐却长成了一个内心无父无母的孤儿。

年,晋生因为躲避国内的反腐风暴移民去澳洲,从此不得回国。年的晋生名叫皮特,住在看海的大豪宅,穿着打扮仍然一如几十年前的汾阳小老板,不会说英文,只和国内同样避难过去的贪官们说着曾经的故事。

晋生与到乐的父子感情完全生疏隔膜,因为他们都无法交流,一个说中文一个说英文,吵个架都需要请翻译,也是滑稽。到乐讽刺晋生说,谷歌翻译才是他的亲生儿子。

老年的晋生一样孤独,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海景大house里,拥有他想要的很多很多的dollar以及自由,却只能玩枪打发时间。他愤懑的说,老子现在连个敌人都没有,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个屁。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其实是说,他想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情感,可他不但没有朋友、亲人、爱人,甚至连个敌人都没有,背后是彻骨的寂寞。这是晋生追求的、得到的生活,最终是他想要的吗?晋生,也活着了一个无根之人。

3)到乐

到乐是无辜的,他是一个牺牲品。因为爸爸财力雄厚能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法院把他判给了爸爸。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前途,在上海读国际小学,甚至移民去澳洲,妈妈都选择了忍痛把他让给爸爸。7岁的到乐夹在父母中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他的内心有过怎样复杂的感情冲突呢?

长大了的到乐说他没有妈妈,是试管婴儿,这背后是他对妈妈抛弃他的怨恨啊。他总是弄丢家里的钥匙,不承认晋生这个爸爸,自称是个孤儿,这是他对爸爸和现实家庭的否定和抛弃。

到乐和米娅的忘年恋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因为到乐在米娅身上投射了对妈妈的爱。现实中的妈妈山长水远,又曾抛弃过他,让他爱恨交织,想爱却又无法原谅,想亲近却又不敢走近。他和米娅发生的一切那么似曾相似,相似的场景、记忆中的歌曲,有种前世般的熟悉和亲近,同为无根之人的米娅身上有着妈妈的气息,于是吸引油然而生。在心理学上,这叫移情。

其实当我看到到乐对米娅说,这一切好像曾经发生过象前世时,我好想冲进去摇摇到乐的肩膀对他说,你醒醒,你醒醒,这不是你要找的人,那个爱你的人还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等着你呢,你不要找错了人。

我们常常把亏欠了A的感情,莫名其妙的补偿给了B,又或者把A亏欠我们的感情债,拿去理直气壮的找B弥补。世事总是这么无奈又心酸,张冠李戴,被亏欠的始终等待,被偏爱的始终厚待。可是,那个独自等待的人要怎么办啊?我替TA感到疼。

4.感想

我是一个有点分离障碍的人,无论是我离开别人或者别人离开我,对我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以至于常常拖泥带水,做不好。因为无论是我离开别人,还是别人离开我,我都会替那个被离开的人感受到被抛弃的痛苦。所以这部电影,正正好长在我的痛点上。我在涛的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影子。

活到我这个年龄,每个人生命中都会经历很多不得不离开的人,不得不忍痛割舍的感情,这部电影激活了那些分离之痛。分离的爱,不是不爱,是爱得苦涩。

我喜欢电影中的第二句点睛之句,是米娅对到乐说的:牵挂是爱最痛苦的部分。或许疼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爱。

人可以分离,而爱难以断绝。分离的爱,徒剩无尽的牵挂,摧折人心。犹如涛的一生,在淡淡的孤独中无尽的等待。她能等到到乐回家吗?

在影片最后的字幕音乐中,我仿佛听到了飞机起飞的轰鸣声,那是到乐回家了吗?也或许,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幻想。

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生离死别,分离的爱不可避免,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或许只能苦涩的互道一声珍重。就像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那首叶倩文的歌《珍重》,如果说分离是电影的明线,那珍重就是电影的暗线。因为这部电影我爱上了这首歌,看完电影之后把这首歌单曲循环了很久,尽情释放自己的悲伤。终于在泪目之后,继而哭成了狗。

如果我老了象涛一样一个人生活,我要养只大狗,拉布拉多或者金毛,还要养只猫,晚上让它们都上床陪我睡觉。我还要有书有电影,它们都是我精神世界的堡垒,帮助我抗拒孤独与时间的重压。如果可以,我希望那时发达的科技能发明有照顾和陪伴功能的机器人,我一定要买一个。如此,我便能安心一个人生活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