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拉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大多数家庭易犯的一个毛病缺少爱的语言
TUhjnbcbe - 2023/11/28 22:23:00
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46330.html

中国大多数家庭易犯的毛病:缺少爱的语言

文/心灵之音90后心理咨询师

关于和家人相处这个方面,你有什么困扰吗?需要注意哪些情况?怎么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

带着这三个问题,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有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友善相处的问题,我相信这也许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会面临到的问题:缺少爱的语言。

当你感受到被指责的时候,你却忘了你也曾经指责过别人,而这个别人,更多指的是你的家人。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一家人在相处过程当中经常犯的一个问题,我会整理一下用孩子的口吻,通过三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说第一个小故事之前,我先问下大家,如果你的家人在没有经过和你商量的时候买了一个东西,你会是什么反应?

大家之前有没有看过网上曾经热议的一个话题,一对夫妻在供着房贷,妻子攒了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奢侈品的包。夫妻之间吵架,妻子理直气壮地对丈夫说,我给自己花钱买包,我有错吗?

那么我第一个小故事就和这个有类似的关系。爸爸在没有和妈妈还有孩子商量的情况下,花了二百块钱买了一块细木板,是把它放车库里用来垫东西用。

可是当妈妈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第一反应是生气,心想为什么花这么多钱?为什么事先没跟我商量?孩子其实也和妈妈一个态度。

那天真的就是这一点小事,孩子和妈妈站在一头去和爸爸吵架,而且他们一家人在前一天刚看了那个女人花钱买包的新闻。爸爸就辩解道,自己不是花钱给自己买,是给这个家买,车库容易反潮,所以要买一个质量好的木板用来垫东西。

爸爸说,已经买了不能再退了,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了,下次再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但是你们娘俩其实也应该改一改你们说话的方式,因为特别让人不舒服。

这对母子在那时候并没有把自己不恰当的言语当回事,爸爸其实也没有更多的去反思这件事背后的一些问题,所以这就引发了第二次矛盾。

第二个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楼下的邻居送来一盘烙饼,特别的好吃,爸爸跟妈妈就打*,这肯定是用胡麻油做的,妈妈说这其实不是用胡麻油,因为没有那种腥味儿。

于是两个人就下楼了去问问邻居,本来是没有什么大事的,但是妈妈一心想要去求证,是不是用胡麻油做的,于是是这样对邻居说的,姐我问一下,你给我们做的那个烙饼是拿胡麻油炸的吗?邻居说不是,是拿花生油炸的。

这件事本来可以这么结束了哈,但第二天,爸爸和妈妈聊了起来,爸爸就问了一句,你昨天和咱们楼下的邻居聊天,你问的时候有没有说上一句那个烙饼特别的好吃,是不是拿胡麻油做的?还是说你直接就去问是不是拿胡麻油做的?

妈妈听到这句看似审问这个话,内心很不舒服,因为和邻居相处就算可以吧,人际沟通什么的,不需要的那么的一板一眼,特别的锱铢必较。

妈妈辩解地是,她当时是带着一种愉快的语气去问邻居的,为什么爸爸非得让她按照他的方式呢?她会觉得爸爸这么问给她感觉是很多事儿,所以妈妈就说:我没有,我没有说。

然后爸爸就说,那你当时如果加上那句话就好了,要不让人误解,给人感觉人家会觉得烙饼不好吃,你才会去问是什么油做的。结果就因为这句话吧,在家里又吵架了。

我们大家是否能明白一件事,我们总是在重复的犯类似的错误,却没有反思。

通过这两个故事,你能看出在这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是否是在暴力沟通?我们没有行为上的暴力,但是会有语言上的暴力。

第三个小故事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这个孩子特别的有爱心,特别喜欢狗,孩子家里也养狗,在昨天晚上他看到另一个邻居遛狗,那只狗是拉布拉多,尿了有两分钟这么长的时间。

孩子就去问邻居,是不是白天没有时间遛狗啊?邻居说确实是,昨天中午没回家,把狗给憋着了,然后孩子就说,要不哪天我有空,我帮你遛吧。

到了晚上的时候,孩子叫着妈妈去了邻居家,因为那个邻居是新搬来的,也不是很熟,孩子妈妈和邻居就说了,等哪天中午你们家没人,我们帮你遛狗,邻居也同意了,也挺感谢的。

今天早上孩子遛完自己家狗之后,路过邻居家,寻思那只拉布拉多尿那么长时间,也许早上还会有尿,有拉粑粑?然后就进到那个院子里了,把那只狗从狗笼里放出来,遛狗去了。

那个时候才早上六点半,那一家人还没有醒,而狗看着孩子来了以后,在笼子里头乱窜。等狗尿完了,也拉完了,孩子给狗溜回来,那家人出来了,但不是那个邻居,是邻居的妈妈。

孩子就跟邻居妈妈说,狗也尿了也拉了,昨天晚上就和你们家人说了,但有一点,邻居妈妈没有表示出什么感谢。

孩子回家了,遛狗其实也挺累的,那个拉布拉多可能得有八十斤,和爸爸妈妈一说,结果妈妈没有去肯定孩子,觉得孩子有些多管闲事。

爸爸也觉得孩子做的有些不妥,因为早上六点半,那一家人还没有起来,那一家人起来之后发现狗没了,这得多担心啊,这才会那家人对孩子遛完狗以后并没有表示感谢。

孩子心里就有些堵,后来一家人就有些吵吵,语气,语言,语调都升高了。

最后还是爸爸稳妥地把这件事解决了,爸爸的解决方法,就是我们把这三个故事连成一块儿去看一看,然后分析。

在第一个故事里,爸爸其实很希望得到肯定,因为买这个细木板,其实在爸爸看来很重要,车库会返潮,买普通的板,垫东西的话没几年就可能还得再换。然后本来买一个好板,晚上回到家来,却得到了孩子和妈妈这样的对待。

你想得到的肯定,这个希望落空了,你内心当然会难受了。所以后来就有吵架呀。

第二个故事里,爸爸用一种看似审问的语气,但其实他并不是想审问,但是在妈妈感觉自己就是无能的,没有把话说明白,容易让人误解,并且也会觉得爸爸怎么这么多事儿。

我们看一下妈妈有这么多的情绪,所以后来和爸爸说话是爱答不理的,回家之后孩子也发现这个气氛不对,但是孩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天其实也吵架了。

吵架的原因就是,你说话内容重要,但是说话的语气更重要,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被指责,被埋怨,都是出在说话的人的语气上。

如果你语气好,杀人犯可能会放了你,如果你语气不好,会让好人伤心。

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对最亲近的人去伤害?是否我们会觉得亲近的人能承受我们给他们的那种伤害呢?

第三个故事里,孩子辛苦的遛完狗回到家里,是想得到肯定,因为孩子很有爱心,他亲眼目睹了那只拉布拉多尿了两分钟,所以他不希望狗再因为没人及时遛而憋尿了。所以他才会一大早就去遛狗,但是他没想到这样做确实有些不妥。

那么爸爸妈妈在了解了孩子做了这个行为以后,也没有去给予肯定。会说一些道理呀,会说些这样的做不妥呀,这样会让孩子很难受,因为孩子本来身体很累,听到了爸爸妈妈那样的话,心里会很累。

孩子后来发火,是因为妈妈的一句话,你为什么要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这句话孩子就真的是来气了,紧跟着妈妈的语气,语音语调也升高了,后来爸爸来叫停,去理智分析。

通过这三个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都要想明白我们自己的问题,去提高自己的心理能量,去避免暴力沟通。

我们都不希望被指责,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有反思,但如果对方对我们态度不好,我们内心会有防御,也会有攻击。

造成两个人或者一家人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时候,其实那个问题很小,情绪却很大。这一家人坐下来谈心,仔细的捋一捋这三件事情,发现共同点了。

每个人都在无意识的使用暴力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缺少爱的语言,而爱的五种语言里,其中就有一条肯定的言语。

这一家人现在是知道了各自身上的问题,然后互相监督改变,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态度能让你成长。

我见过一些女人,她们总是会找渣男或者是家暴男,被这个男人伤害以后,又会被那个男人伤害,经历得越多,却不反思,那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

这一家人也明白了,其实在以前发生这种矛盾太多了,只不过当初都没有觉察,那么从现在开始,家里要订规范,就像《金牌调解》,在调解最后的时候会有观察员和调解员给来调解的夫妻拟出一份夫妻协议,然后夫妻双方共同遵守。

在我们大多数家庭里,其实没有这样的道德规范,或者说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监督。我们大多数人都太随意了,随意的发泄情绪,也不道歉,也不悔改,就通过时间来让这件事情慢慢淡忘掉,然后下一次再去犯错误。

我们要明白一点,不要人为的制造轮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只不过是有快有慢,你可不可以有一种比较快速的方式来改变呢?

因为你变好,你的家里人变好,你们的家庭氛围也会变得更好,这样也会辐射给更多的人去影响更多的人;而不是你们互相伤害,也去伤害外面的人,对吗?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什么样,家庭就什么样。现在这一家人在经历了这么多问题以后,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要改变,不再像过去一样稀里糊涂,不再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家是要讲情讲理,在平和的情绪基础上去讲道理,在去给对方提建议之前,要先肯定对方的价值。家庭成员之间,要多使用爱的语言,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清醒的活着,理智的活着,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你在全部看完我的分享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和我互动,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去向我询问,我是心灵之音,90后心理咨询师,如果你觉得本文写的好,也可以去转发分享。感谢大家的阅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大多数家庭易犯的一个毛病缺少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