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盲人徐女士带着导盲犬在北京地铁10号线被拒绝乘车,理由是“未给导盲犬佩戴防护用具”。
也就是说,导盲犬没带嘴罩。
地铁方表示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有的乘客就非常害怕狗,尤其是带小孩的乘客。我们也得考虑这部分乘客的需求,保障各方乘客的权益”。
这话说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徐女士以及她赶来的爱人和朋友都说得很清楚了,导盲犬主要靠看和闻来工作,“不管是在训练时还是在日常使用中都是不戴嘴罩的,因为这样会影响它们的正常工作”。
和工作人员解释未果,和地铁值班站长沟通不行,折腾了几个小时,最终徐女士只得离开地铁站返回家中。
因为挑选、训练都极为严格,世界范围内,至今为止,没有一例导盲犬伤人事件。地铁站,非要抠几个字眼,那就太不近人情了。
训练一条导盲犬费用很大,要数十万元,中国有多万盲人,却只有不到条合格的导盲犬。想起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的经历,她申领的黑色拉布拉多”珍妮“是中国第18只导盲犬。
虽然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然而现实是,无论去餐馆、商店、医院、地铁、公交,好多地方,都不让导盲犬进入。
多年前第一次由导盲犬带着去乘地铁,珍妮被禁止入内,陈燕被工作人员带到了一面墙前。你看看,我们的规定第四条:宠物禁止入内。陈燕怒了:让一个盲人看你们贴的规定,你真有才!
陈燕不死心,一次次换不同的线路不同的站点带着珍妮去尝试。当第11次被拒绝入内时,珍妮趴在地上,无声地哭了。
陈燕说导盲犬很聪明,它看得懂冷漠拒绝的脸。“原来每一次不让它进的地方,它都记在了心里,从此以后我就对珍妮说,只要不让我们进一次的地方,就不会再带它去第二次。我不想让一条狗知道这么多。”
直到年5月1日,北京才允许“导盲犬进地铁”,现在又有人被不可能实现的戴嘴罩卡在了门外。
规定导盲犬必须戴嘴罩进地铁,罔顾实际情况,说白了,跟盲道的设置一样,缺的是人文关怀和一份设身处地的善意。
从设计到使用,国内绝大多数盲道几乎都是走不通的摆设,很多人可以无视。但对于盲人的基本需求,却可以搬出各种理由,“义正辞严”的拒绝。
更可悲的是,这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社会。
强者无敌,但对待弱者的态度,才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
又想起4月7日,四五个混蛋老外在上海地铁11号线车厢内摆起桌子吃喝的奇闻。
当时地铁方面表示,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乘客“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大声喧哗”。不过,守则不具有法律约束性,因而也没有具体处罚规定,只能在道德方面进行教育批评。
可当时也没有管理人员去”教育批评“啊,直到事件在网上沸腾,直到4月12日,上海地铁才会同轨交公安前往老外所在公司,约谈了这几个货。“经教育,外籍乘客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上海轨道交通乘车秩序和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并提交了书面致歉信。”
还需要“经教育”,才认识到“对乘车秩序和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吗?吃屎的孩子吗?
老外能在地铁摆席,中国的导盲犬张张嘴都不行,规则不但看人,还看狗,可悲,可叹。
(图片来自网络)